學語言的秘訣:過高的學費,往往是讓你放棄的開始
某間英語學習機構找了我幾次,希望可以業配代言他們的產品,可是我都忍痛拒絕了,忍痛的是把銀子往外推,但拒絕還是必須的,原因在於那間學習機構收費極高,而我深信,當學習語言變成經濟上沈重的負擔時,這個語言學起來就讓人備感壓力,失去學習的輕鬆快樂時,很難真正把一個語言學好。
(補充:多年前我還是出社會沒幾年的上班族時,曾經瞭解過那個平台一次價位,年費差不多是一般上班族3–6個月左右的薪水,當然,如果你收入特別高不覺得貴倒是無妨)
學語言有時是必須投資一些學費的,我自己後來也使用其他線上語言學習平台很多年,受惠良多,但合理的學費(年費)頂多是你一個月的薪水,有點疼但不至於讓你疼得縮衣節食,差不多這樣就夠了。
在台灣,因為英文是許多人普遍的痛點,我們又特別喜歡花錢解決問題,所以習慣掏錢了事,或是用一筆大錢來「讓自己下定決心好好學」,但說句實話,花錢是花錢,決心是決心,花錢跟勇氣比較有關,而決心指的是持續。
花了大錢而不持續的例子比比皆是,健身房的會籍、家裡萬元跑步機…花了大錢而又不成功,往往讓人更對自己失去信心,「反正我不是那塊料」、「我就是一個三分鐘熱度永遠學不成功的人」…
可是卻沒有想過,說不定問題並不是出在花了錢也無法成功,而是從來沒有正確掌握學習語言的訣竅。
學語言是必須持續的,就算是一個在國外念大學、研究所的人,如果不使用英文一段時間,也會覺得自己的口說能力逐漸在退步。就像嫁到歐洲多年天天講法文的台灣媳婦,有時回到台灣也會突然發現自己的中文不太輪轉一樣。
讓人持續想做一件事情的原因,並不是「我在這上面花了錢」,而是「我從中得到很多快樂」。
之前曾斷斷續續在歐洲住過一陣子,歐洲朋友有個普遍的起手式:他們常會問起「你會說幾國語言?」第一次聽到這個問題時,我愣了一下,「中文,英文」,最後老老實實的回答。
「只會兩種嗎?」友人們面露吃驚,自此之後我便堅稱2.5種,「中文、英文、日文一點點…」,儘管我的日文早就忘到只剩下歐嗨唷、歐依西的程度。
在歐洲,能講四國以上語言的人並不少見,當然,或許拉丁語系彼此相近,學起來容易一些,但同時能講德語或北歐語言的也不少。
「難道他們都很有錢,天天找老師學不同的語言,或是沒事就到鄰國上語言學校嗎?」起初我心裡特別納悶。如果依照我們在台灣學語言的邏輯,我的歐洲友人大概都得花上百萬在練語言,但實情不然,畢竟他們看起來都不怎麼土豪…
後來我才逐漸了解,或許因為地緣關係,他們時常會有一些四面八方說不同語言的朋友,或是家族有誰和其他國家的男子、女子結婚,「因為有想跟對方至少簡單溝通一下的念頭,所以不知不覺地學了一些,又因為有了成就感,就一直用各種方法學了下去…」大致都是這樣的學習過程。
所謂的「各種方法」,包含土法煉鋼的多聊天,邊聊邊問、買一本文法書、看YouTube學、用學語言的APP或是網站學、去那個國家旅遊或念一陣子語言學校、看那個國家的影集、聽那個國家的流行音樂、追蹤那個國家的Blogger…
前陣子我在TED看到一位能講多國語言的語言學習教練分享如何學習多國語言的經驗,這才發現,原來我們以前總推說「自己沒有語言天份」其實是一種懶人藉口,你不是沒有天份,而是不知道如何讓自己愉快的學習語言,這段影片非常有趣,強力建議你點來看看(有中文字幕):
我的英文在高中畢業之後荒廢了很多年,後來能唸英文學程、到海外採訪的程度都是自學來的,因為太多人問我如何自學英文,以下跟你簡單分享我自學語言的經驗:(最近我也開始自學法文、義大利文並且複習曾經學過但忘得差不多的日文)
一、不要花超過自己能力太多的學費
就像前述,花太多錢往往是讓你無法持續學下去的理由,不成功就算了,還可能因此而失去自信,給自己貼上負面標籤,適當的學費(學費年費頂多是你一個月的薪水)讓自己有學下去的續航力更重要。
二、找出在那個語言裡讓你感到快樂的方法
自學英文的過程中,我最先找到快樂的方式是透過跟線上老師英文對話,那是一種「非常基礎」的快樂,也就是你居然能說著除了中文的另一種語言,並且被對方聽懂了,就算自己講得很鱉腳也無妨。(通常你對某種語言說得越鱉腳,你被聽懂的快樂程度往往越高)
不過對於非常初學的人來說(例如我的法文),可能前幾個月還在自己打基礎的階段還沒辦法跟當地人聊天,但透過大量看法國影集、電影、聽法國的香頌、買法國的產品、追法國的Instagramer、寫一些簡單的法文post,都可以提升自己的愉悅值。
很多人會說,學語言需要環境,相信我,只要你發現那個語言讓人快樂的魅力,你自己就會拼命創造那樣的環境。
三、如果沒有特殊目的,不用過分追求「寫」的能力
撇除想去當地唸大學、研究所、找工作求職之類或考語言檢定等目的,如果只是單純想學習一種語言,去當地旅遊或瞭解更多當地文化,並不需要過份執著於寫作的能力。
你想想看,假設一個母語是英文的外國人來台灣,他光是能流利地在早餐店點出「蛋餅、大冰奶」,你就覺得他中文很棒了,根本不會在意他能不能在紙上寫出中文字,能聽能說就達成人類社會最基本的溝通了,就像你會說台語或客家話,但完全不會寫出方言文字,根本完全不礙事。
四、不一定要去做語言檢定考試,除非你就是想要
我們太習慣要用檢定考試來檢視自己的程度,學語言要考語言檢定考試、學鋼琴要考鋼琴檢定考試、據說連沖咖啡也有咖啡檢定考試…檢定考試沒有不好,只是不一定需要讓考試成為你學語言的目標。
(就像你台語講得呱呱叫,也沒有想過要考台語檢定考試吧,「考那個要幹嘛?阿嬤聽得懂就好了吧!」)
當然有很多時候可能需要語言檢定考試的證明,例如申請學校、學程、工作…但說真的,檢定考試也未必真的能測得出程度,許多英文多益、托福成績超高分的人,其實跟外國人聊天時卡得不得了。
所以,除了語言檢定考試之外,我會鼓勵大家也可以把學習語言的目標設定成跟當地人聊天的「流暢程度」。
多多善用網路科技,現在有很多平台都有真人語言交換、語言學習的功能,例如italki是我的外籍老師推薦的平台(我還沒用過,上面有職業和非職業的各種外語老師),或busuu(是語言交換社群)…
找面對面一對一的外文家教沒有不好,但也沒有很好,一來你受限於只能遇到來台灣的外國人(而且還搞不清楚他的背景),二來,每種外語都會有口音,當你只熟悉某個人的口音,跟他的慣用詞彙,很可能未來遇到其他人的時候還是會聽不懂或很錯愕。
五、善用學語言的App
我自己很喜歡用Duolingo這個App自學,當然你也可以搭配其他APP,因為每個APP會有自己不同的學習邏輯,你可以選一種主要學習的方式,其他雜食,例如Babbel也是不錯的APP,但它特別強調要拼寫,我不太喜歡一直聚焦在記憶單字細節。朋友的團隊研發了Hello EF,對想學英文的人來說也不錯。
有些APP是免費的,有些則是可以試用一個月免費,之後每月大概幾百一千台幣,也有的是基礎版免費,進階版才收費,但大致上費用都不至於太誇張。
六、幻想、模仿當地風格是秘密心法
就像我之前曾經分享一篇文章,人們在說不同國家的語言時,常常會呈現不一樣的個性,所以當你學習一種新的語言時,不妨把自己幻想成當地人,那段時間模仿當地人的風情,例如學法文的時候讓自己也很Chic或優雅、學義大利的時候讓自己更爽朗、大而化之、學日文的時候讓自己的言行舉止也有點像日本人靠攏,這樣的心法不是必要,但是一種讓自己更融入所學的訣竅。
自學,最重要的是讓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到愉悅,唯有愉悅能讓人心甘情願地走得長久,祝福你也祝福我自己,能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看見未知世界的美好。
文/御姊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關於本文作者- 御姊愛 Miss Anita
作家/ 電視節目主持人/ 企業名人講師/ A++ CLUB精緻課程創辦人
政大廣電研究所碩士畢,曾就讀政大新聞所博士班,取得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慧與商業策略學程認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價值投資學程認證
熱愛旅遊與自學,曾旅居於義大利佛羅倫斯、挪威、英國,正在自學法文與義大利文
*第一時間收到廣播音頻,請加入御姊愛的LINE: https://line.me/R/ti/p/%40yujieai
*最綜合的御姊愛主站,請加入御姊愛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MissAnitaGoodLife/
*最深度無業配的御姊愛文章,請加入Medium專欄:https://medium.com/@anitahsu_14600
*最生活化的御姊愛,請加入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stories/missanita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