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一輩子只能有一個天職?

--

某天清晨起床,我還賴在床上滑手機時,看到TED上的一段影片,居然感動得流下淚來,這段影片的主題是《Why some of us don’t have a true calling為什麼有些人沒有一個真正的天職?》,是來自作家/職場講師/藝術家 Emilie Wapnick的演說。

事實上這段影片是男友傳來的,他之所以傳給我這段影片,是因為我有時會面露煩惱的跟他說「你覺不覺得我很愛搞東搞西?」「我還沒有找到一輩子真正想做的事」「你會不會覺得我興趣這麼廣泛似乎不太好?」

但說真的,當我正在從事一些被稱呼為「搞東搞西」的事情時,內心真是歡喜得不得了……(例如有時寫作、有時搞行銷、有時貌似走娛樂演藝、有時又自己規劃電商品牌、有時又推課程、有時又跑去進修投資跟藝術…)

但偶爾又深深地憂慮,覺得自己這樣「好像不太好」。

因為這種「搞東搞西」的背後,其實是「對什麼都有興趣,一有興趣就投入100%的火力,一陣子覺得學得差不多之后,熱情又迅速退卻,想再找下一個目標…」我們總是做很多的事情,看起來成果頗豐,但卻很少被稱呼為是什麼一生懸命的專家,因為我們想做的事情太多了,開發新領域是我們的專長,持續研發卻不是。

照理說這樣其實也沒什麼不好,像我有一樣症頭的人也不少,但在我們這類人的心中,常常有時不免會自我責怪,「這樣找不到一個終生的方向,似乎『不太好』」。

有時旁人會善意的提醒,「30歲以後要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不然就會一直繞圈子喔!」「40歲以前一定要在一個領域好好耕耘噢!」

事實上這些關心的背後,都隱藏一種社會文化的價值觀:

人一生必然有一個最適合你的天職。你如果沒有找到天職,必然是你尚未發現。

我們從小就被問「你以後長大要做什麼工作呀?」(當然,那時候沒有人會把你的答案當真,大家不過是笑笑童言童語而已)華人文化甚至還有「抓周」,我一位朋友想方設法的讓「醫生聽診器玩具」放在孩子的正前方,果不其然孩子抓到了聽診器,朋友欣慰表示,「太好了,他以後會當醫生。」

這套文化習俗其實是一種安撫,讓長輩對於下一代的天職產生一種「預見感」,但深究背後,卻是我們對於人生「單一天職」的執著。

「單一天職」確實是非常讓人尊敬,有的人一生就好好把一件事做到最好,例如成為世界頂尖設計師、建築師…但我們好奇的是,難道每個人真的都該有一個「單一天職」嗎?

在看到Emilie Wapnick的影片之前,我一直無法和自己這種「多面向齊發」的個性和解,我知道有些人羨慕這樣的特質,但我始終深信,也許我應該會有一個天職,只是還沒找到。

Emilie Wapnick指出一個重點,有些人天生就是「多面向發展者」(Emilie發明了一個字:Multipotentialite),他們不會只有一個天職,事實上更早的時代裡,人們甚至認為「多面向專長才是正常」,例如盧梭他是哲學家、思想家、政治理論家,但還是個作曲家;蘇東坡是文學家、美食家、段子手、書畫家。

而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達文西被稱為是個「博學者」,他不只是藝術家但也是個科學家、工程師(根據維基百科上註明,他在繪畫音樂建築數學幾何學解剖學生理學動物學植物學天文學氣象學地質學地理學物理學光學力學發明土木工程等領域都有顯著的成就)

(達文西根本是斜槓中的斜槓,你弄得我好亂啊!)

我不知道你是否跟我一樣,始終無法跟多面向發展的自己和解?如果你也總是被「一個天職」的概念綑綁,而覺得「找不到自己」,那麼,我想邀請你來看Emilie Wapnick這段短演說《為什麼某些人沒有一個真正的天職》(約12分鐘),也許,透過對整個社會文化價值觀的反思,會讓你接受這樣的自己、和自己和解,也對這麼特別的自己更加珍惜和喜愛。

(至於社會如此推崇「單一天職」的概念,恐怕與工業社會的進程大有關係。20世紀因應工業化社會與其發展,「工廠式管理」成為最有效能的管理方式之一,這種管理方式將每個人都被視為生產鏈上的一個環節,分工精細以達成最大效能,換句話說,每個人都必須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位子」,藉以被歸類、被使用並與他人區別。但如今進入人工智慧時代,一人一位這種天職思維開始面臨挑戰,因為機器人將取代很多人的「天職」,但這講起來又是另一篇長文了,請容我下次有機會再深聊。)

❤最新消息、創作不漏接- 點此 →加入御姊愛的Line ID帳號

❤討論最熱絡的臉書主站- 點此 →御姊愛臉書粉絲團

❤最貼近日常- 點此 →御姊愛的Instagram

❤無業配最深度- 點此 →御姊愛的Medium

--

--

徐豫(御姊愛)專欄 Anita Hsu

作家/ 個人品牌經營顧問/企業講師/ 各大媒體專欄作家。專長品牌行銷、數位文化。曾任職外商與百大企業廣告行銷媒體產業10+年. Author/ Head of business development of Riverwalk ID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