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距攻讀世界名校學程 御姊愛:習慣自學的人,最快樂

--

2018–2019這兩年是我瘋狂自學的一段時間,我去了紐約一趟,在蘇富比上了幾週「藝術市場」的實體研修課程,另外也透過遠距教學,完成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的《價值投資學程》和MIT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慧與商業策略》學程。每堂課的輕重程度不大一樣,但因為都是出自知名的機構,課程編排非常扎實,MIT的學程除了每週有一大堆的影片、reference之外,每個星期都要繳作業,差不多一週2000字以內的英文申論題,一整個學程下來,差不多也交了一萬多字英文報告。

「所以,上完課程然後呢?可以靠這個升遷還是賺錢嗎?」多數的朋友會這麼問。

遇到這種問題時,總令人有點難以回答,因為我內心真實的答案是,「自學是因為『想學』;而學到想學的知識,內心的快樂無以復加。」

是的,快樂是我最大的報酬。這種快樂來自我對世界的好奇被滿足;來自我完成了一件任務挑戰的成就感;來自我開始想下一個自學目標的興奮感。

在台灣,我們很習慣「學=實質轉換」的邏輯思維,例如「學醫=賺錢」「學商=賺錢」「學法律=賺錢」…卻常常忽略「學習」本身就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如果任何的學習都要用一種看得見的利益價值去衡量,那麼學習就會變成像是一種不得不為的工作,讓人考完聯考、拼完英文檢定就再也不想學習。

在幾場演講裡,我曾經分享過目前各種自學的方式,你可以不只是學習一種新的語言,也有各式各樣的領域可以透過不同的平台自學,有些不需要費用、有些則需要高一點的費用。

  1. Coursera之類的學習平台(線上學習)

Coursera應該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學習平台,上面有成千上萬種來自全世界大學的課程,有免費帳號跟付費帳號的差別,免費帳號也可以上課,但付費的話可以在完成課程與指定任務之後拿到Certificate。

我使用Coursera的習慣是用免費的方式,上一些我好奇的普通課程,例如我上了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的大數據課程,也上了荷蘭一間大學的經濟學原理,這些課程因為很基礎,所以基本上只要有系統地上完,都可以讓你對某些知識有系統化的了解。

類似Coursera的MOOCs線上學習平台還有edX、Udacity、學堂在線、Future learn,有些我有用過,有些沒有,大家可以自己去Google一下。如果對Coursera很有興趣,也可以看看他們創辦人之ㄧDaphne Koller之前的這段演講影片。

2. 各大學自己的線上學程(線上學習)
有些很特殊的課程,Coursera上面可能找不到,特別是這間大學的黃金課程,例如「價值投資Value investing」這種課程不找哥倫比亞大學就學不到精髓;或是最新的人工智慧知識當然是MIT或史丹佛的絕活,類似這樣的核心課程,通常都會出現在該大學自己經營的線上課程裡(白話文就是比較貴)。

換句話說,有些大學確實會跟MOOCs平台合作一些一般型的課程,但如果你真的對某種最新、最經典的課程很有興趣,請自己Google一下「那個課程的關鍵字+那個大學」,應該可以找到許多線索。這類課程自然是不便宜,但是這種世界級的大學在經營線上課程的精緻程度也是超乎想像,Coursera可能比較沒壓力,看得懂看不懂是你的事,但世界級大學的遠距課程往往會加上考試、報告、多到要哭的指定參考讀物。

當時在上MIT人工智慧與商業策略學程的時候,我還想說全球這麼多人上課,怎麼可能會好好改作業,結果每週真的都有真人在跟我討論我的作業的細節(雖然我還是有點懷疑是否是人工智慧批改作業,畢竟是MIT嘛,who knows),不輸我們以前的學校老師啊…

3. 視頻或音頻課程(線上學習)
還有另一種自學的課程是線上視頻或音頻課程,就是類似Udemy、Master Class之類的,最近台灣也很流行這種課程(Smart M、Hahow…),有點類似自學平台的零售業,你付一個費用,可以看一個視頻,或是一組課程。

這種類型的自學方式比較輕薄短巧,可以快速瞭解你想知道的內容,沒什麼交作業、小組討論的機制,相對輕省一些,適合某些比較不太難的知識主題。

4. 實體課程
2018年我去紐約蘇富比藝術學院的課程是屬於實體課程的學習,也就是早上九點到傍晚五點,天天上課、校外參觀,應該是我們普遍很熟悉的那種教學方式。事實上另一家佳士得藝術學院也有提供線上課程,大家可以依照自己的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我個人偏好實體課程,倒不是因為教學內容有什麼差異(其實這可能是線上、實體差異最小的部分),而是我也很喜歡跟同學實際互動相處,總覺得最自然的學習,都發生在生活中那些不經意的細微之處。

但當然,因為我有公司和工作要顧,所以不能什麼課程都上實體(實體通常也比較貴,別忘了,除了學費還要加上機票、住宿和生活開支)。

除了大型機構之外,現在台灣也有許多很不錯的實體教學機構,例如我自己經營的A++ CLUB精緻課程,還有大人學、泛科…等等。

上述是一些比較系統化的學習的方式,當然,有些人會說YouTube、Google、旅行…都可以學到東西,當然,學習是很自由的,非系統化的學習也可以幫上很多忙,我覺得當你真心很想學好一樣知識,「系統化」+「非系統化」雙管齊下會是最完整也省時省力的做法。

最後,我想跟你分享一個小故事,有個朋友看完我上的一些課,也激發了想自學的念頭,所以傳了訊息給我,「可否告訴我該念MIT人工智慧與商業策略的五個理由?如果真的很不錯,我就要來報名。」

嘿,學習是你自己的,首先,你要知道的是「你想學什麼?」而不是人家學A你就學A,所以應該問問你自己。

如果你也有興趣自學,我想跟你分享幾個關於自學的心法:

  1. 學習前,先問問自己好奇什麼

如同上述那個故事,我們必須拋開好像人家學什麼我就要跟著學什麼的心態。學習不是一種跟潮流的事情,必須跟你自己的內心或大腦對話,「我到底此時此刻很想探索關於這個世界的什麼事?」有時或許是因為人生的困惑、有時是為了職場能力的upgrade、有時是徹底想跟現有生活切割,只有你自己知道,此刻的自學是為了什麼。

2. 拜託,萬事先自己查Google

我(和其他自學者)之所以知道這些資訊,也是一步一步Google來的,問別人任何查得到的資訊之前,請你先自己跟Google溫存一下。別人可以幫你的,是他也許也學過,可以告訴你老師教學風格如何,推不推之類的,其實這些網路上也會有review。

3. 三分鐘熱度更適合遠距自學者

很多人害怕自己三分鐘熱度,會不會報了名就不想學,如果你有這樣的擔憂,我建議你先從免費(或是很便宜)的平台開始,找一個你真的很有興趣的學科,試試看你自己喜不喜歡遠距的學習方式。

事實上我認為遠距自學是最適合三分鐘熱度的人,因為很快的趕快學一學,就可以換學下一個不同的知識,多好!

4. 自學語言需要多一點時間

之前看到一個能講多國語言的語言學習專家分享,其實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語言自學方法,我們以往很習慣「上課、找家教」,但其實更多人是透過不同的方式來開始學習,例如用交友網站跟我們想學的那個國家的人聊天,或是看那個語言的影片…但每個語言要能掌握精髓,或許至少需要兩年的時間。

我自己自學英文是用線上英文平台超過六年,為了好好跟老師聊天,我很認真地繼續學習,每週大概2–3堂課,除此之外也會盡量用英文字幕(或沒有字幕)來看影片,以前我會覺得英文一定要好到跟native speaker一樣,但說真的,一來沒有那種環境真的很難,二來,一般人如果沒有什麼特殊理由,其實只要好到可以交朋友、職場溝通就可以了,其他時間拿來認識另一種新語言不是也很好?

語言學習專家的影片也很推薦:

很多人說,長大之後,要快樂怎麼這麼困難?

我自己的體會是,長大之後,萬般事物都變得很例行公事,很難讓我們的內心激起火花,但「學習」卻剛好是解決這種困境的秘密武器。

掌握自學習慣的人,往往比較容易快樂,我這麼相信。

文/御姊愛

— — — —

*第一時間收到廣播音頻,請加入御姊愛的LINE: https://line.me/R/ti/p/%40yujieai

*最綜合的御姊愛主站,請加入御姊愛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MissAnitaGoodLife/

*最深度無業配的御姊愛文章,請加入Medium專欄:https://medium.com/@anitahsu_14600

*最生活化的御姊愛,請加入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stories/missanita705

--

--

徐豫(御姊愛)專欄 Anita Hsu

作家/ 個人品牌經營顧問/企業講師/ 各大媒體專欄作家。專長品牌行銷、數位文化。曾任職外商與百大企業廣告行銷媒體產業10+年. Author/ Head of business development of Riverwalk IDEA